成品油質量升級,有人歡樂有人憂。
今年大部分地區連日出現灰霾天氣,PM2.5污染嚴重,氮氧化合物是空氣中PM 2.5的主因之一。 提升油品質量;減少其機動車的尾氣排放;治理大氣污染,保證空氣質量已顯得刻不容緩。
今年2月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,提出升級成品油質量。要求國四標準汽油過渡至今年年底,國四標準柴油過渡期至明年年底,國五車用汽油和柴油標準過渡期至2017年底。
9月12日國務院發布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,明確提出提升燃油質量,要求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等重點城市2015年底前全面供應國五車用汽柴油。
油品升級困難引發一系列市場反應。技術升級、設備升級改造,成本壓力大,有的煉廠要為技術改造投入數億元。面臨巨額投資,對于民營民營油企來說,打擊很大。民營油企無力投資,油品質量升級將導致油企的生產過程復雜,周期長,成本提升,小型油企由于利潤不高基本無法負擔升級費用。許多民營煉油企業自身規模有限難以獨自承擔,只能設法自救或被收購。
目前國內部分煉油企業已能達到國四標準,全面升級需投資250億~300億元;若升級到國五標準,需再增加投資3000億元。油品升級對加氫和脫硫裝置升級改造。國三設備升級改造,巨額投資及技術難度使民營煉油企業明顯處于邊緣化。
9月中石化負責人在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表示,中石化對于油品升級的技術已沒有任何問題,并對外公布在10月1日起將全面實行國四標準置換,油品升級提前兩個月實施,預計年底,其12家下屬煉油廠都能供應國四標準油。
另外,中石油入庫油品質量已有要求,本身有大量國三油品。其油品改造能力要完成油品升級任務并不難。
成品油質量標準的提升,大量民營煉油企業將面臨被淘汰或是被收購的命運。目前國家無相關政策。民營煉油企業需自度難關。預測、油品升級壓力將導致200萬噸產能以下的民營煉油企業倒閉,意味著其空出來的市場空間又將被中石化、中石油石油巨頭壟斷占領。這些石油巨頭成了最大的受益者。
|